知识产权刑事:侵犯商业秘密罪宣告无效案例
TAG: / 日期:2023-11-19 / 人气:0
在知识产权领域,我们参考一下2016年最高法发布的知识产权类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而且是一个侵犯商业秘密罪,宣告无罪的案例。案情比较简单,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诉讼的流程,以及法院出罪的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简要案情,案子里边涉及的公司是江苏股东公司,它拥有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机的相关技术,股东公司与被告人汪某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且有相关的保密条款。2011年的时候,王某某办理正常的离职手续就离开了股东公司,并且将电脑上的技术图纸拷贝至优盘,带到了同业竞争对手玉泉公司,而且随后我们看到一个月以后,甚至一年之内,后边的玉泉公司陆续生产并向外销售三台,那么水平定向转机。因此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汪某某犯有侵犯商业秘密罪,而且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也做出了刑事判决,判被告人汪某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且是一年三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万元。

第一个点:在上诉以后,江苏省高院一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这次盐城市中级法院对这个事情进行重审以后,认定王某某仍然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但是免予刑事处罚,我们看到这实际上判的就已经比较轻了,属于一个定罪免罚的判决。再次上诉以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
涉案的履带行走装置技术信息是否为不为公众所知悉。
第二个点是股东公司涉案的损失数额是否在50万以上的认定。根据现有的证据存在一定的疑点,不能够满足刑事案件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最终改判被告人侵犯了商业秘密,也是我们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之所以确认出罪的一个依据,首先我们的商业秘密它的定义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这些技术信息、经营信息都是商业秘密。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商业秘密有三个要件,一不为公众所知悉,二商业价值,三保密措施。
我们前面案情中介绍了,我们在劳动合同中有相关的保密条款,那么我们说保密措施要件是满足的,但是江苏省高院否认的是这一份商业秘密究竟是不是为公众所知悉?这是我们刚才跟大家讲到的涉案的履带行走装置信息是否为公众所知悉,这是第一个点,也是被江苏省高院所质疑的被质疑的第二个点。
公司的涉案损失是否在50万元以上。那么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立案的追诉标准,也就是说只有达到标准以上,公安机关才能够立案。
那么要求什么侵犯商业秘密罪,要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在50万元以上。所以实际上根据江苏高院的观点。
第一你是不是商业秘密?不确定。
第二,你是不是给股东公司造成了50万以上的损失?不确定。
这是之所以出罪的主要依据。那么这个案件的典型案例,首先我觉得主要是在我们刑事案件包括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我们定罪量刑的唯一标准,那就应当是确实充分,而且达到了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
而且根据这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二审法院实际上是坚持对鉴定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的审查。那么目前在我们的司法事务中,很多的法院对于各类的鉴定报告都是采取一个刑事审查的做法,这样的话比较省事,那么直接采信鉴定报告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案例,包括二审审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从损失来看,我们对财务经营报告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审查,说明或者是至少证明在这个损失金额的计算上,在这个评估上是有一个重大的疑点,有可能会存在损失的夸大的问题。
第二个,对这种商业秘密在进行鉴定的时候,那么对这些所依据的技术资料可能会有一些疑点。因此才会出现我们刚才说的商业秘密,究竟是不是为公众所知悉,所以我觉得这是二审法院,也就是江苏省高院在这个案例中给我们带来的非常好的做法,一个是坚持证明的标准,第二个是对鉴定报告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实质性的审查,从而在知识产权类案件的裁判中,既坚持打击犯罪,又能够坚持住刑法的建议性原则,同时保证我们的证据裁判的原则。
热点内容 更专业
- 商业秘密非公知性鉴定是否需要排除“使用公开”情形? 08-17
- 哪个机构或部门负责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证据鉴定 10-03
- 商业秘密同一性司法鉴定方法和步骤 10-03
- 侵权证据可以由哪些部门调查取得 10-04
- 计算机犯罪非公知性鉴定和同一性鉴定 10-12
- 商业秘密非公知性鉴定和同一性鉴定的作用 10-12
- 游戏侵权如何判定 10-24
- 版权侵权怎么认定 10-30
- 盗版软件侵犯的是什么版权? 10-30
- 知识产权侵权鉴定费由谁承担? 11-01
- 知识产权刑事:侵犯商业秘密罪宣告无效案例 11-19
- 商业秘密侵权司法鉴定和私人鉴定对刑事案件的影响 11-20
推荐专题 更专注
- 侵犯商业秘密公安报案立案 03-17
- 福州商业秘密律师实务经验 09-10
- 成都商业秘密律师实务经验 09-10
- 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是每名员工的基本义务 10-04
- 自已花大代价研发的专利产品被别人捷足先登怎么办 10-04
- 侵犯商业秘密罪认定涉及的四个特点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