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企业外部如何建立保密
TAG:保密协议 / 日期:2016-10-29 / 人气:255
商业秘密保密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来判断,上文中我们已经总结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在内部建立时的要点,那么在对外保密方面,我们一般从以下方面着手:

1、指导公司与可能取得商业秘密信息的供应商、经(代)销商、其他可能接触或持有商业秘密的合作伙伴签订《保密协议》。
2、指导公司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等可能接触商业秘密的机构签订《保密协议》。
3、如果是科技类公司,或者公司有进行技术研发、技术转让等业务,应该知道公司在相关的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或另行签订《保密协议》,避免泄密或者出现知识产权归属争议。
4、在客户涉及自己商业秘密的项目进行谈判之前,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从上可以看出,在对外保密的体系中较内部毕竟简单些,这是因为企业商业秘密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外部的保密措施只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对外交易时的防护,而这些则更多的侧重于通过文件性的文件进行约束。

1、指导公司与可能取得商业秘密信息的供应商、经(代)销商、其他可能接触或持有商业秘密的合作伙伴签订《保密协议》。
2、指导公司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等可能接触商业秘密的机构签订《保密协议》。
3、如果是科技类公司,或者公司有进行技术研发、技术转让等业务,应该知道公司在相关的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或另行签订《保密协议》,避免泄密或者出现知识产权归属争议。
4、在客户涉及自己商业秘密的项目进行谈判之前,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
从上可以看出,在对外保密的体系中较内部毕竟简单些,这是因为企业商业秘密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外部的保密措施只是针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对外交易时的防护,而这些则更多的侧重于通过文件性的文件进行约束。
热点内容 更专业
- 未申请专利部分技术为何无法认定构成商业秘密 01-03
- 《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浙江标准解读 09-16
- 披露部分商业秘密如何确定赔偿数额 12-26
- 机械行业:被告主张原告的商业秘密已为现有技术所公开,原告该如何维权? 12-23
- 侵犯商业秘密不以侵犯核心或全部技术作为衡量标准,而以侵犯非公知技术为衡 12-26
- 鉴定机构是否可出具某一技术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的鉴定 12-24
- 通用技术可否构成商业秘密 12-31
- 非公知性鉴定报告并非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必备要件 12-30
- 合同未对技术使用方式作出限制致商业秘密被公开 12-23
- 《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09-07
- 商业秘密案件中“秘点派”与“方案派”之争 03-19
- 商业秘密权利人,应当采取何种保密措施? 07-16
推荐专题 更专注
- 侵犯商业秘密公安报案立案 03-17
- 福州商业秘密律师实务经验 09-10
- 成都商业秘密律师实务经验 09-10
- 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是每名员工的基本义务 10-04
- 自已花大代价研发的专利产品被别人捷足先登怎么办 10-04
- 侵犯商业秘密罪认定涉及的四个特点 11-20